好怀念儿时天水的四季,真可谓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天水的夏夜也开始燥热起来,30几度的高温已经屡见不鲜。
酷暑难耐,晚饭后男女老少会不约而同地在村口文化广场的大树底下三五成群的纳凉。圆月、星星、树影、人群、座椅、话题、音乐便是纳凉的主题。阵阵凉风吹过让人心旷神怡。
看着广场上行色各异的人们,儿时纳凉的情景再现。一整条巷道的人在晚饭后会自觉带上座椅、水杯、蒲扇、收音机在大场(农村堆放农作物的大空地)乘凉。一般情况下乘凉的人群分为四部分:老人一群、男人一群、女人一群、小孩儿一群。男人们听着收音机跟着收音机里的声音附和,一般都是秦腔,顺便吼上几嗓子,然后讨论一阵,“河南、陕西的小麦大丰收了,我们要是有人家那么大、那么平整的地块能机械化作业也会提高小麦产量的,不知道我们啥时候能实现机械化作业。”、“那谁谁家的娃娃今年考了个重点,人家的孩子自小就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人家的爷爷就是教书先生,爸爸是老师,人家的孩子考不上谁家的能考上?”女人们一般都是这样的,摇着扇子,喝着水,“你的裙子好看!”“我今天和我妹去街上一人买了一件连衣裙,都说穿上好看。”一会儿又有人对玩耍的孩子喊到:“慢点跑,小心摔着!”你一句,她一句,好像在开讨论会。我们这群同龄的孩子就在大场里追逐嬉戏,跑热了会跑到自己家的大人跟前喝水。
如今夏夜的纳凉主题已经被广场舞、篮球、健身器材所取代。村里的文化广场上东边跳着最炫民族风,西边跳着佳木斯健身操。老少爷们儿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小孩们有的嬉戏、有的跟着大人跳广场舞、有的在看打篮球的。还有一些老人家静静坐在树影下若有所思。村里的广播不时传出熟悉的声音:“广大村民注意了,在文化广场上乘凉的人们注意安全,注意安全!”还有一部分人的纳凉夜基本被手机代替,放暑假的孩子们扎推儿看抖音、玩王者荣耀、绝地求生。
不禁感叹,时代在变,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粗布衣服被各种款式的衣服代替了,泥泞小道被水泥路、柏油马路代替了,烧火的秸秆被煤气灶、电磁炉代替了。土坯房被砖瓦房、小洋楼代替了,我们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天水麦积法院网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河南路 电话:0938-2736066 邮编:741020 邮箱:mjfyw@163.com
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公网安备 62050302000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