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天水麦积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苑

读周梅森小说《人民的名义》有感

来源: 作者:三阳川法庭 包继祖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7/10/13 10:46:52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度创下收视奇迹,引发全民热议。我看了前十集之后,觉得更新得慢,不过瘾,按捺不住好奇心找了原著小说来读。

周梅森先生被誉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笔下功夫相当了得,他对政治、社会和人心的描述可谓细致入微,对官场百态和社会怪现状的描述可谓生动形象。在这本书里,一场规格宏大的反腐大戏徐徐展开,让读者看着触目惊心。腐败二字,历来遭到人们深恶痛绝的口诛笔伐。然而,当“腐败”以戏剧具体地、生动地、形象地展开在你面前时,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就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对腐败分子的“零容忍”态度,那背后又掩藏着什么呢?那是一种警惕,是有识之士的高瞻远瞩。那也是一种危险,是我们的恐惧、愤怒和绝望。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存在,人民的绝望意味着什么?我们党的理想和性质决不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从一定意义上讲,周梅森先生的这本书是一本愤怒的书,他对他创造的人物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无情的嘲讽,这也是一种和绝望对抗的书,他把各种真实的人物原型写进书里,企图把现实和虚拟结合起来,用现实的光芒照亮读者对腐败和贪墨的恐惧。

自十八大以来,我党的“打虎拍蝇”行动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中国的老百姓只要一谈起反腐的话题,无不作出 “给力”的评价。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共产党是守护老百姓希望的一个党,是和人民的绝望斗战不息的一个党。自2013年以来,已经有100多万名党员在反腐行动中受到惩处。这是多少个“祁同伟”啊,又是多少个“赵立春”!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对政治权力的约束,扎起一个“制度笼子”,从党员干部“不敢”到“不能”,再到最后“不想”。这是一个多么宏伟多么激荡人心的党建工程,人类数千年最具有浪漫主义最具现实主义情怀的政治活动莫过于此!反腐是社会治理的一大支柱,这一豪迈的政治理想激励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小说里有一句话特别有哲理,让人忍不住记了下来:“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云层上面的世界你能看见吗?平静后面往往就藏着雷暴”。读来让人眼前一亮,掩卷沉思,又觉得有种淡淡的焦虑。不仅让我想起了哲学家叔本华的那句话,“无论何时,每个人都确实需要配备一定份额的焦虑,或者担心,或者困苦,正如一艘船需要一定的压舱物才能走出一条笔直稳定的航线一样”。可见,这种焦虑不但对于个人来说是必须的,对于整个社会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更是一种必须,这关系着中国的发展和前景。

有这种认识,承受这种焦虑其实是有利无弊的,这让我们时刻谨记,反腐没有休止符,各种监督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