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天水麦积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1月18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苑

我还能陪伴您多久?

来源: 作者:立案庭 刘子琛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7/1/22 15:18:2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网络上在传一个帖子,你能陪父母的时间有多少?小时候,在你未成年之前,父母陪伴了你18年,而当你长大后,父母50岁左右,22岁的你到外地工作,如果一年内只回家7天,在父母80岁之前,你只能回家陪他们210天,甚至一年都不到。这个帖子让很多看完后心里都咯噔一下。我们总觉得时间还很长,父母还未老去,可这么一算,原来能陪伴的日子寥寥无几啊!

20121228,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之中。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入法,就会出现执行难的问题。没有细化的法律责任,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一规定陷入了难以落实的尴尬境地。今天微信上就有一篇这样的推送文:“常回家看看”遭热议:小伙让父母起诉自己拿判决书请假。李某是家中独子,在外地的一家外企工作,由于回家的交通不便,路上单程就要花20多个小时,而公司有很严格的请假制度,工作强度也大,没办法长时间离岗,就这样两年,李某都没有机会回家看父母。不得已之下,他让父母到法院去告自己,到时候就可以拿着生效判决去公司请假,因为按照公司规定,这种法定事由可以拿到假期。法院最后判决李某每年应该回家看望父母不少于五天。拿到判决后,李某向公司提出了休假申请,最终得以回家看望父母。

这种大家都会觉得可笑的事,就这样发生了。回家看父母,还需要一纸判决才可以得以实现。“常回家看看”,是否从“想不想”变成了“能不能”的问题了呢?以前,我们会觉得电视上出现父母起诉子女,要求回家看看,是因为子女不想回去,而现在,回家却成了困难。因为求学、就业、发展,很多人离开了父母,去到了大城市,可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又让年轻人在大城市中喘不过气来,不得不增加成本,牺牲个人和家庭的时间,也就牺牲了回家探望父母的时间。一部分人也陷入了误区,认为只要给父母好的物质生活就可以代替精神上的慰藉,就可以不用回家看望。可是,对于老年人,哪需要那么多金钱啊,他们希望的不就是儿女可以常常跟他们打打电话,回家陪陪他们,吃个饭、说说话嘛。

上次去南京,联系了朋友,可他却突然辞职,回到了天水。我问他问什么,他说他不想离家那么远了,父母在逐渐老去,他不想若父母生病了,他都不能及时回来照顾,他也不想父母过多的为他操心。大城市是好,可是没有父母在的地方,始终没有家的感觉。

我们还能陪您多久?不在父母身边的你,或许一年就真的只有十几天可以陪伴,请珍惜这短短的时间,常回家看看父母,给他们些许关心,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做做伴。不能回家的时候,多给他们打打电话,让他们听听你的声音,了解你的近况,让他们少一点担心。长大后的我们,能给予父母的是微乎其微,那就抽出你的时间,尽可能回家看看吧!

我们已长大,父母在逐渐老去。不要再说明天回去看您,不要再说明天给您打电话,不要什么都推到明天,不要什么都指望明天。明天,它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请把握今天吧!给父母多一点关心,多一点问候。父母需要我们给予的精神慰藉,需要我们的陪伴!

很快就要过农历新年了,大家都回家陪陪父母,过一个团圆年吧。您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我会陪伴您左右,直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