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天水麦积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1月18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苑

家训

来源: 作者:办公室 柏肖华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6/5/4 16:47:03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国家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力量,引领进步;而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细胞,也有家训来教育子孙,鞭策后代。《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正是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中的典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其融入到国家文化、道德建设当中,可谓是利家利民利国。

好的家训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好的家训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自我懂事以来,祖父便以身作则,常谆谆教导:

一、严于利己,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处事,三思而后行,自觉做到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宽以待人,就是面对各种误解和委屈不心怀怨恨。不过高要求别人,学会包容、妥协、忍让,得饶人处且饶人。

二、勤于习作,乐于奉献。勤为本,学在前,兢兢业业学习,踏踏实实做事。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懂得感恩,乐于奉献。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三、尊师爱幼,孝敬长辈。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故当尊师重道;敬老爱幼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精神特权,是在劳动人民中间形成的积极的社会风尚和伦理关系。而爱人之人人恒爱之,故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有为国捐躯,虽死犹荣的决心。到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锤炼优良作风,扎实做好工作,把满腔报国之志转化为立足岗位的工作业绩,把积极奉献精神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

好的家训是家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浓缩和外在,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血液,国家和谐进步的细胞,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

家训渗透在家庭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希望大家都关注家训家风建设,给社会营造一片温馨,为国家创建一片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