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天水麦积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苑

“老警”的坚守

来源: 作者:法警大队 杜诚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2/8/7 9:11:34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我们的山川奇峻秀丽,伟大的中华大地,每块土地都彰显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家乡,天水市麦积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被誉为甘肃省的东大门,因境内有“东方艺术塑像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而得名,是陇东南的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埠“旱码头”。麦积区人民法院法警大队的温和同志就生活、工作在这美丽的地方。

温和同志出生在麦积区琥珀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自幼家境贫寒,早年丧母,由父亲一手拉扯成人。儿时的他,有一个梦想,长大之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身披戎装,手握钢枪,捍卫祖国荣耀。1973年,刚刚年满十八周岁的他便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工程兵战士,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五年的军旅生涯,说短也不短,五年之间,他事事高标准,处处严要求,曾先后荣获营级嘉奖六次。

转眼间,五年的军旅生活结束了。1978年,复员后的温和同志被分配到原天水县人民法院,成为了一名肩扛天平的司法警察。从军装到警服的转换,从军旅生涯到地方工作的换位,他始终没有忘记五年军旅中的精神和作风,并将它们淋漓尽致的呈现在日常工作之中。

司法警察是人民法院的一支武装力量,它担负着人民法院的安全保卫、刑事案件的押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协助执行等多项艰巨工作。温和同志自从事司法警察工作以来,每年都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多次被评为全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院党组和全院同志的高度认同,并于1978年被任命为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副队长。工作中,他努力认真,处处突出在前,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总是冲在最前面。2009年,由于年龄的关系,温和同志从法警队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但是,他依然保持着那份对工作的执着和激情,从不曾失去敢为人先的精气神。

温和同志不仅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家庭生活中,更是一位出色的好丈夫、好父亲。他的妻子常年患病,一家人的生活就靠他全力支撑着、照拂着,风雨一肩挑,即使如此,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单位、家庭两不误。这样的担当、这样的热忱,更加诠释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跟许许多多的西北汉子一样,他为人谦和、正派、内敛,很容易亲近,却又不失原则;能善待他人,却又不失耿直;外表瘦弱、少言寡语,却从不失骨子里的刚硬和激情;他时常面带微笑,却处处彰显着法警的威严和公正,被同志们亲切地称为“老警”。

在法院繁复的司法工作中,温和同志和大多数司法警察一样,每天忙碌于押解、值庭,奔波于送达、执勤,很少有机会和其他同事沟通或者偶尔寒暄、开开玩笑,加之他略显瘦小的身形,以至于常常被忘记。

二零一二年的五月中旬,麦积区人民法院在执行麦积区一马路临街铺面蒋某与董某房屋租凭纠纷一案时,被执行人董某的妻子李某情绪激动,甚至言语威胁、攻击、谩骂执行法警,期间,她突然从桌下取出一瓶黄色液体在铺面内泼洒,并且高声喊着“如果法院要强制执行,我就放火把铺子烧了”。由于被执行人铺面内存放着多桶易燃易爆化学制剂,加之其租用的铺面二楼以上都是普通住户且执行现场警戒线外围的观群众很多,在此情况下,一旦被执行人点火定会引发爆炸,威胁到楼上住户及围观群众的生命安全,后果不堪设想。就在这迫在眉睫的时刻,温和同志奋不顾身,果断上前将李某紧紧抱住,压倒在地,在其他同事的协助和配合下,一起突发事件就此得到了妥善化解。对于温和同志而言,这样的举动并不足为奇,也在其预料之中,但这对于我们,却是无限崇敬和爱戴的源泉。

    随着岁月的流逝,看到他日渐弯曲的背影,作为同事、战友,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是感悟和怜惜;看到岁月在他脸庞的沧桑,内心很难以言表的是对他的敬意。这里包含着他对工作的辛勤,包含着对患病妻子的照料,包含着对家庭责任的付出。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司法警察、作为一位丈夫的男人的担当。

    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细微处见忠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位从事法院司法警察工作30余年的老法警,一次又一次用行动践行着“忠诚、奉献、为民”的司法警察职业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和工作态度也时时刻刻影响着法警队伍里的每一名成员,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理解他、支持他、赞赏他、敬重他。

    有一种岗位,注定要与奉献同行;有一种人,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坚韧。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也没有刻骨铭心的豪言壮语。与他共事的三十余年里,作为与其并肩战斗的“战友”,他的轮廓在我脑海中愈来愈清晰。多年来,我关注着这位默默无闻的“老警”,掏心窝的说,正是他对法警职业认真的坚守和无限的忠诚感动着我。

今天,在训练场上又见到了他,烈日下,作训服上已经浸透汗水,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娴熟、规范,每一个步伐都坚定、认真。我迎上前去,与他紧紧相拥,发自内心的向这位年近花甲的“老警”,我亲爱的战友,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