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天水麦积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1月18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苑

时间之远

来源: 作者:审管办 杜雯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9/2/20 17:48:4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我看到了我的爱恋

我飞到了她的身边

我捧出给她的礼物

那是一小块凝固的时间

时间上有美丽的条纹

摸起来像浅海的泥一样柔软

她把时间涂满全身

然后拉起我飞向存在的边缘

这是灵态的飞行

我们眼中的星系像幽灵

星星眼中的我们也像幽灵

——《三体》

 

这大概是近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中文现代诗歌了,带给我极大的震撼。

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像我们臆想中的时间从来都不受任何控制,在我们生命之外流逝、在空间之外流逝,这是《三体》当中最最重要的科学基础。在这么辽阔的宇宙面前,在这么深远的思想和哲学面前,人类渺小至极。

说说时间与科技。珍妮特·文森特认为,时间有两种:外在时间和内在时间。外在的时间是一种进程,钟表、历史、衰老等。还有内在的时间,那便是你的记忆。

关于记忆,譬如某些个日子何以成为时光流逝这件事情中一个极为确切的部分,又何以令人难堪地慢慢成如梦幻泡影的,这事儿令人头疼。翻过的一年我们是怎么度过的呢。预计你和我一样,会发现自己在偶有的怅然若失中需要时刻面对自己的内心独白。在这份独白里,一个个事件都在越来越模糊,如大雪中的远山,密雨中的地平线,殆无孑遗。仿佛有一座桥,它正在逐渐变长,永远不得使你走到对岸,也看不到来时的路程。它在你我心中流淌不息的时日里,警醒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切。

关于外在的时间,所有一目了然展示进程的部分,我都抱有敬畏。比如新的一年,那从未出尔反尔的寸寸光阴,正在款款而来。在这个进程里,你我都在衰老,没有人会在哪个夜晚永久地拦住你。事实上我对衰老的想象力格外稀薄,没法去幻想关于老去的部分,总觉得相当无趣。

老去是对时间的否定。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话虽如此,我时常觉得自己应当去往古代。当下人的寿命正在越来越长,但却在思想上越来越提前进入「衰老」状态,繁复的信息充斥着每一个科技时代的人,我们目迷五色,所有的媒介传播会直接驾驭我们做的任何判断。

毕赣在采访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感受,大意如此:我们这代人深处信息爆炸的科技时代,涉世未深却提前衰老。我对此非常认同。作为一个保守的人,我时常认为要远离那些尘嚣般的热点事件,为此成为头埋沙滩的鸵鸟都不可惜。譬如比之什么妖怪都要去点评一番的区块链,我更愿意去了解个税抵扣政策。承认自己的愚蠢往往是另一种聪明。

当然科技固然是好的。它按照代码完美运行,拥有着人类赋予的内核和使命,你我都在受益于技术的颠覆和创新,也终将落后于它。

但当下归因于科技,我们与时间也存在着分歧:科技带来的便利正在夺去我们的耐心,「对方正在输入」、「预计二十分钟送达」,技术的判断在影响着我们对时间的把握。技术把时间做了区别和分段,一部分因此被迫虚度。

如双雪涛在一篇演讲中所讲的,当下时代古典的东西正在瓦解,所有缓慢的低效的形而上东西,都在边缘化,这是属于文学的表达。更直接的表述应当是:与所有给人以仪式感的、工匠式的、饱含情感和寄托的事物相比,高效的、流水线的、易复制的供给更能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科技在加速这种消融和瓦解,它无声地打碎人的头盖骨,把一切碎片化的、工业社会的漫不经心地塞进去,并使其甘之如饴。它让我们与千里之外的人也能仿若面对面一般,给交际提供更多的捷径与可能,而我们却依然沉默与孤独。但毕竟,科技让我们通过以上文字共享了这尺璧寸阴的一刻。

春天来了,每个人都少不了来一口阳光。我有一个梦,她很快就能照进黑暗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