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生活并不是简单地生下来,活下去,而在于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找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完整。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晨光中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
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声音从远方传来,田地里,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的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翻起的波浪,他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的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
霞光逐渐退去,田野回归平静,黄昏正在转瞬即逝。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老人的话语在田间飘远“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跟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这就是老人的一天,面朝田地,心向阳光,在歌声中开始、结束,简单而平静;踏实而自在,原先的他俨然一个纨绔子弟,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醉生梦死,终于败光家里所有的财产;如今父亲、母亲、妻子、孩子相继离世,虽然尝尽生活的艰辛,但却能以淡然的心态重新面对生活,他从刀下救回了那头牛,他说,不忍心看到那头牛就被那样杀掉,或许,他是从牛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作者在序言中这样说他的写作灵感,“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个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后离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的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从老人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也许现实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艰苦,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残忍;活着,总是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韧,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给予我们的力量,从苦痛中重生,在磨砺中成长,这才是生命该有的模样。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在尝尽生活的艰辛之后,福贵仍然用一颗豁达的心面对生活,在尝试独自支撑生活的时候,在劳动中,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些责任,我们的生命才变得独特,变得有价值。作为一名政法干警,维护公平正义,保护每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坚定信仰,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生活或许充满无奈,偶尔无聊,偶尔残酷,但因为信仰,因为责任,我们仍然一如既往,看到当事人信赖的眼光,我知道,正是这些责任,赋予我生命的意义。
天水麦积法院网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河南路 电话:0938-2736066 邮编:741020 邮箱:mjfyw@163.com
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公网安备 62050302000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