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住在爷爷家里,爷爷的家在离县城不远的地方,就在爷爷出生时住的那个村子下方,按现在的说法,叫城乡结合部。
当年爷爷作为第一批回内地的援藏干部,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盖了这一院四四方方的院落,这一院房几乎可以说是凿山而建的。之前一直不明白爷爷为何那么执着地非要在这里建房子,以这个代价当年足够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盖上一座还算讲究的院子,可爷爷说不行,要是住在城里,过世了连抬棺木的人都没有。其实现在想来,是爷爷的根在这里,就像天上飞的风筝,无论飞得再远都始终有一根线牢牢地牵着他,这根线就是生在他骨子里的乡情。
爷爷戎马半生,十八岁时穿着一身破棉袄离家,直到花甲之年才得以重归故里,这一去一回就是将近四十年呀,在这四十年里他该有多想念这个地方!对的,无论爷爷走得多远,他的根始终在这里,正应了贺知章的那首《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建这座院子前后耗时五年,爷爷、大伯、爸爸、三叔、大小姑姑把各自所有的积蓄和那几年的工资全部投在了这座院子里,先是盖北房再是东西两侧的厢房最后是南房。记忆中,北房门前面有两个小花圃,右侧种的是金银花和葡萄树,在房门前的台阶上支有架子,金银花和葡萄树都缠在架子上,春天的时候会有麻雀把窝搭在上面,从一清早就开始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左侧种了蔷薇和银杏儿树,蔷薇顺着银杏儿树的躯干蜿蜒直上。四月清风徐来满院子都是银杏花开的味道。在银杏儿树的旁边栽着几簇夜来香,这是我最喜欢的花儿,白天的时候看不到它花开的样子,只有在仲夏的夜里,嗅着花香打着手电筒才能一睹她的芳容,像极了刚出阁的姑娘,羞嗒嗒的扭着头红透了半张脸。
因为院子比较大,爷爷在东西两侧的厢房前栽了几颗树,有苹果树、梨树、还有杏儿树。杏花开得最早,接着就是苹果花,梨花。我和堂弟嘴馋,总在杏儿青绿青绿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塞在嘴里嚼上了,一阵酸劲上来涩得我和堂弟两个人眼泪婆娑的直咂嘴,这时候奶奶会笑着拍我俩的头骂道,“俩个小馋鬼,看不酸死你们,要等到秋天里月亮圆了的时候才能吃!”然后在接下里的日子里,一到晚上,堂弟就会拽着我到院子里看月亮圆了没?三叔在杏树和苹果树下种了几簇牡丹花,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就是牡丹花开花的花期了。院子里的牡丹有白色的、红色的还有紫色的。花开上三四天后,奶奶会挑一些开得好的剪了插在花瓶中,然后排放在这一院大大小小的各个房间了。
当每天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厅房前的藤蔓沁入虚掩着的窗扇时,奶奶早早起来开始扫洒庭院了。我的整个青少年期都是听着奶奶的掃竹声起床的,打我记事起,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早晨,奶奶的掃竹声从来没有停歇过。直到后来奶奶卧病在床不能走动的时候,她每天早上还是会很吃力地用双手勉强支起半个身子,透过窗户看着我打扫完毕才能安心躺下。我清楚记得奶奶去世后爸爸给奶奶的悼词中这样写道“妈,这些年您累了吗?妈,放下您手中的掃把吧。妈,您歇歇吧,就让儿孙们替您扫一下吧。”
奶奶是个典型的朴实又普通的中国妇女,出生在解放前,没有文化,甚至连电话都不会接,我在外读书的那些年,每次打电话回去让爷爷把电话拿给奶奶听的时候,奶奶总是躲得远远的,我也总能听到奶奶在电话的那头跟爷爷讲着“是寒寒吗?寒寒好着吗?寒寒吃饱着了吗?”奶奶连数字都认不全,可是她却总是有讲不完的民间谚语和各种离奇的小故事。现在想起来这些用最平实的语言所表述出来的各种小故事竟然包含了礼义仁智信这样的儒家精粹。或许这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言传身教下来的最原生态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一点也不风雅,却在田野间沾满了泥土的气息,更能滋养人的灵魂。
爷爷的四合院里人最多的时候是院子刚建成时,全家人都住在这里十几口热热闹闹的。在已经泛黄的老照片里,能看到刚结婚的父母站在厅房前,爸爸憨憨地笑着,妈妈穿着当下最摩登的马靴稍低着头好像有那么一点点害羞的样子;能看到三叔在上老山前线前最后一次探亲时,站在他刚刚栽在东厢房前的牡丹苗儿旁穿着绿军装意气风发的样子;能看到大姑姑从西藏林芝地区回家省亲时戴着藏族姑娘的头饰坐在南房的台阶前笑开了花的样子;能看到爷爷眯着眼睛坐在厅房的门槛上奶奶拿着剪刀给他剪手指甲的样子,还能看到我和堂弟两个人穿着开裆裤在院子里争抢小三轮车的样子。
后来大家都搬了出去,偌大的庭院里只剩下爷爷和奶奶两个人。高中的时候,我因为住爷爷家上学比较方便,所以搬过来又和爷爷奶奶住到了一起。那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回来后,院子里会专门为我亮着一盏橘黄色的小灯。直到听到我用顶门杠顶住院门的声音后,黄色的小灯才会熄灭。一晃间离开这座院子已经十几年了,院子也已经没人住了,只有逢年过节祭祖的时候,叔父辈才会带着我们再回到这座庭院里。我和堂弟藏在墙角角里的弹珠和酒瓶盖子还在,牡丹花每年端午节的时候也还是开的很旺。只是到晚上的时候,已经再看不到那盏橘色的小灯了。
我常常在梦中回到这里,梦到自己站在庭院的正中间,闭着眼睛听到风吹地银杏叶哗哗地响,梦到晚自习后推开院门时,那一盏专门为我亮着的橘黄色的小灯......
天水麦积法院网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河南路 电话:0938-2736066 邮编:741020 邮箱:mjfyw@163.com
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公网安备 62050302000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