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天水麦积法院网,今天是 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讨

关于执行力的思考

来源: 作者:院长 陈维林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0/11/2 9:06:48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关于执行力的思考

陈维林

201010

 

执行力的概念最早流行于国外企业界,由美国资深的企业家保罗·托马斯和企业管理学大家大卫·伯恩提出。他们认为执行力在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执行力不仅是一个战术层面上的问题,也是战略层面上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门学问,它必须充分融入到一个组织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它的战略、目标、文化等各个方面。执行力的问题已引起企业、党政、行政等等管理方面的重视。

在人民法院的管理实践中,也有个执行力的问题。用执行力来表示、衡量法院的各项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管人、管事、管案是我们法院管理的三个要点。具体的讲就是审判执行管理、政务事务管理,组织人事管理。人民法院的科学化管理,要坚持规范化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司法为民、服务大局的理念。法院的管理要讲规范性、程序性、行为性,建立统一的、规范的、稳定的管理框架,行为准则、管理体系,使案件按流程均衡运行,使法官依法律、按程序规范办案,其它工作人员按照制度要求照章办事、服务审判,使审判权、执行权公正、高效、廉洁、低成本的运行,实现司法的职能作用、实现法律的法治功效。法院的管理内容有许多方面,对基层人民法院而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实行各项目标管理如案件质量管理、干警工作绩效管理、廉政纪律管理等等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管理制度的落实,管理目的的达到,管理效果的实现。这一切可以归结到管理的执行力上。

如果到每一个单位去检查、去了解,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的执行不同。相同的单位、企业为什么工作的效果不同、工作的效益不同,除了别的方面之外,主要的,是执行力的不同。执行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执行前期表现为领会力、预测力、计划力等等;在执行过程中表现为组织力、控制力、决断力、应变力、指挥力、沟通力等等;在执行活动后期表现为评估力、调整力、问责力等等。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就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战略决策、。工作部署、上级指示、决定命令,从而实现预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执行力是工作能力的反映,是工作作风的反映,是干部素质的反映,是领导能力的反映,是管理水平的反映。一项正确的决策、方案、计划得不到认真的执行,一切就是一句空话。

执行力不强,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表现为:执行标准不高;执行效率低下;执行方法不多;执行能力不强;执行思路不清;执行效果不佳等等。在领导主要原因是:带头执行上不认真,责任不强,推诿扯皮,素质不高,作风不实,方法不多,管理不力。在群众主要原因是: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机制体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执行力是一种工作态度、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也是党性的体现。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政策领悟力、实践结合力、团队建设力、协调沟通力、过程控制力等。执行力考验的是我们党的战斗力,考验的是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力,考验的是一个单位的管理能力,一位领导的领导能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令行禁止贯彻到底的执行力,再好的方针、政策、思路、纪律等等都是一句空话。因此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执行力事关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事关一个地方、一个位的发展。

全面加强和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十分重要和必要。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执行力理念。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要干到底、干出效果、干出名堂。要有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意识;要有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决心。其次要提高执行的素质。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培养智慧,实践锻炼,不断积累,不断丰富,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案结事了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执行法律的能力。其三要改进和完善执行的手段、方法。依法办事、依规办事,廉洁办事,同时也要讲办事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其四要建立保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其五破解执行难题、排除执行障碍,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执行走调、跑样的偏差。